越有錢越快樂?收入和快樂跟悲傷的關係。(下篇)

--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收入和快樂跟悲傷的關係,但會不會有其他因素影響了結果?例如性別,像是男性本來就比較樂天,因而影響了調查結果,為此論文裡也對其他因素進行迴歸分析。我先將論文裡用到的統計名詞列在下一段,即使不熟悉統計學也不影響大家閱讀本文章。

統計名詞解釋

樣本相關係數 r

樣本相關係數用於討論兩個連續變數的相關性,沒有單位,數值會介於 -1 (完全負相關) 到 +1 (完全正相關), 數值 0 表示沒有任何線性關係。

標準化迴歸係數 β

與上面的相關係數不同,迴歸係數反映出迴歸線的斜率有多「陡」,我們可以解釋成X變項改變一單位時,Y變項改變多少單位,更多細節可參考此文章FB 貼文解釋。

母體比例 p

母體是指由許多有某種共同性質的事物組成的集合,此處的比例 p就是此個體總數佔母體的比例。

性別、婚姻等人口因素會影響收入和快樂的關係?

為了排除其他可能影響收入和快樂或悲傷的因素,我們控制了一些人口統計因素跑了迴歸分析。我們發現收入和情緒的關係不會因為年齡、性別、婚姻、有無工作、教育程度和有沒有 18 歲以下的孩子而有所改變,尤其是收入和快樂的關係,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相關,然而收入和悲傷的關係是顯著相關,屬於小範圍影響。

這些發現和以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即使控制了其他人口統計數據,收入和悲傷之間存在微小但牢固的直接關係,但收入和快樂之間沒有關係。

壓力會影響收入和快樂的關係?

窮人更容易悲傷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收入少而引發的壓力,在過去的研究中低收入和壓力之間的關係已經有許多實證,但低收入對壓力的影響能否解釋我們觀察到收入與悲傷之間的關係?

雖然壓力跟悲傷有強大的關聯性 (r=.59, p <.001),跟收入稍微有關 ( r= -.04, p<.001),但即使在控制壓力的變數下,迴歸分析呈現出收入和悲傷的關係沒有改變 ( β=-.13, p < .001),因此收入與悲傷的關係不能簡化成低收入對壓力的既定影響。

另外在控制壓力變數下,也沒有改變收入和快樂之間的關係 ( β=-.01, p = .20),總結來看,在考慮了其他可能的原因和因素後,收入和悲傷的關係依樣比快樂更相關。

每天的時間分配會影響收入和快樂的關係?

如果這些人口因素都不會影響收入和悲傷的關係,那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呢?我們想到「時間」,有錢人和經濟拮据的人時間分配應該很不一樣,例如經濟拮据的人是不是常花時間在不開心的事情上?較少參加會遠離悲傷的活動?

如果這樣的假設成立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從收入看出人們參加活動的規律性。但從下面 Table 2 可以看出,有錢人和經濟拮据的人從事 13 項常見的日常活動中,有 12 項的頻率存在差異。相較於有錢人,經濟拮据的人花在運動和從事娛樂活動的時間較少。

但是這些觀察到差異就能解釋收入與悲傷之間的關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跑了迴歸分析同時控制 13 種常見日常活動的頻率,但收入和悲傷的關係幾乎沒有變化 (沒有控制變數時 β 是 -0.15,有控制變數時 β 是 -0.13 ),時間分配也對收入和快樂毫無影響,就算我們把 Table 1 的 8 項人口變數固定,收入和快樂 (β = .01) 跟悲傷 (β = –.09)的關係還是沒有改變。

註記:收入和活動頻率的關係以雙變量相關性分析(bivariate)呈現,括號中的數字代表 95% 信賴區間,排序越上面的活動是收入越高的人較常做的事。

當然有可能是因為 ATUS 研究中沒列到一些其他的活動,例如睡眠時間和質量,但總體來說,收入跟快樂和悲傷的關係是跟如何使用時間幾乎沒有關係。

從事特定活動會影響收入和快樂的關係?

最後我們分析特定活動的影響,下面 Table 3 的表格呈現出收入越高的人在從事下面 13 項每日活動的悲傷程度較低,另外收入和快樂無關,也不被日常的生活影響,這表明窮人可能比有錢人經歷更多的悲傷,無論他們目前在做什麼。

討論

經由資料分析後,我們發現有錢人的日常生活比窮人更少悲傷但沒有比較快樂,我們發現收入和悲傷有關,但跟快樂無關。收入和悲傷的關係如同 2002 年(Diener & Biswas- Diener, 2002) 的論文提到收入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他們都有正向且強烈的關聯性。

其他相關變數像壓力、年紀、教育、種族和有無工作都無法改變收入和悲傷之間的關係,即使我們分析有錢人和窮人每天的時間分配,這樣的關係一樣沒變,研究結果跟 2009 年的研究一致(Krueger et al., 2009),即使是特定活動,也有相同的結果。

目前推測「高收入會有較少的悲傷但沒有較多快樂」是因為有錢的人較能控制生活中的負面事件,這樣的控制能減少悲傷但沒有產生快樂 (Roseman et al., 1996),與先前的研究(Gilbert, 2006; Parducci, 1995; Quoidbach, Dunn, Petrides, & Mikolajjczak, 2010) 吻合。

財富可能會削弱人們享受正面事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高收入帶來的幸福感,無法感受到平凡生活裡的小確幸,也跟 2010 年 Quoidbach, Dunn, Petrides 和 Mikolajjczak 研究相符,他們發現較富有的人享受日常正向事件的傾向較低,這樣的負面影響部分抵消了財富與幸福之間的正相關關係。總而言之,儘管收入能減少悲傷,但高收入可能不會帶來快樂,反而因為錢會破壞你對正向情緒體驗的感受。

最後,我們參考了一些相關研究,假設收入和悲傷之間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有些人天生會擔心收入不夠,從過去的理論和研究(Roseman 1994; Roseman et al., 1996)發現悲傷的確會讓人減少付出,降低追求自己想要的成果。此外,近期的實驗發現,當人陷入悲傷的情緒時會優先考慮短期內較小的收益,而不是長期收益較高的機會,對比沒有陷入悲傷的人會賺比較少 (Lerner, Li, & Weber, 2013)。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情況(感到悲傷會導致收入減少、收入減少會導致感到悲傷)並不互相排斥,並可能變成一個回饋循環,悲傷導致收入減少,進而導致更大的悲傷。

總而言之,目前的研究結果提供了第一個證據,顯示高收入的情緒優勢可能在於緩衝人們的悲傷,而不是提高幸福感和快樂。此研究結果考慮了收入和快樂以外的其他情緒,可以作為未來研究收入和幸福的基礎。更廣泛地說,此研究刷新一個老問題的答案,到底錢能不能買到快樂?答案是雖然無法從相關數據中推斷出因果關係,但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金錢相較於增加快樂,減少悲傷才是他的強項。

以上就是整篇論文的能力,我自己從這篇論文思考到有錢的優點是有突發狀況時你能輕鬆面對和提升生活滿意度,但不代表窮人就沒有快樂的權利,快樂是一種能力,知足常樂也是一種財富。

--

--

Jeffrey Wang/王俊元

A man who combines with 🎸music,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 IG: jeffreywang1183